[1] |
曹孟会, 赵秋燕, 魏春梅, 黄海泉, 黄美娟. 凤仙花属3种植物的开花性状和繁育系统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291-301. |
[2] |
杨入瑄, 周韩洁, 李嵘. 云南被子植物蔷薇分支的进化历史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302-309. |
[3] |
雷鸣, 赵志强, 陈文帅, 王喜龙. 紫瓣石豆兰——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310-314. |
[4] |
李江文, 何邦印, 李彩, 回虹燕, 刘博, 张晓曦. 不同林龄刺槐林下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功能多样性差异分析[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315-323. |
[5] |
童玲, 雷丰玮, 吴远密, 沈雪梨, 董树斌, 沐先运. 华北特有腐生型兰科植物北京无喙兰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324-333. |
[6] |
何念军, 朱文婷, 李涛, 谢峰淋, 党海山. 亚热带-温带过渡区秦岭落叶阔叶林幼苗组成及数量动态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334-343. |
[7] |
单雪萌, 杨克彬, 李广柱, 王新悦, 李英, 高志民. 毛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分子特征及其表达模式分析[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344-354. |
[8] |
娄永峰, 甘然, 朱成磊, 肖复明, 高志民. 黄秆乌哺鸡竹转录组EST-SSR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355-364. |
[9] |
穆帅成, 祝绪礼, 叶梅霞, 邬荣领. 多维功能作图在胡杨幼苗生长QTL的应用[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365-377. |
[10] |
钱程程, 赵历强, 杨亚湉, 韩邦兴, 吴家文, 欧金梅. 三叶木通转录组分析及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发掘[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378-389. |
[11] |
达晓伟, 孙敏, 王馨, 庞海龙, 贾凌云, 冯汉青. 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外源信号分子对拟南芥ATP水平的影响[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390-397. |
[12] |
张心艺, 闫旭, 李铁华, 李阳宁, 张艺博, 邢露, 郭淑芸. 细叶楠种子休眠与萌发对低温层积的生理响应[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398-407. |
[13] |
袁俊, 盛莎莎, 刘荣鹏, 王晓云. 镉胁迫对丹参生理特性和代谢特征的影响[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408-417. |
[14] |
周颖, 刘谦, 蒲高斌, 张永清. 丹参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进展[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418-425. |
[15] |
武兆云, 薛刚, 孙聚涛, 张智强, 张倩, 杨铁钊. 拟南芥钾离子吸收、转运及低钾胁迫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3): 426-4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