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GAN Juan, GE Ji-Wen, LIU Yi-Ling, WANG Zi-Ye, WU Xian, DING Shao-Hua. Forest Ecosystem Quality Change over Ten Years (2000-2010) in the Three Gorges Dalaoling Nature Reserve[J]. Plant Science Journal, 2015, 33(6): 766-774. DOI: 10.11913/PSJ.2095-0837.2015.60766 |
[1] |
金义兴, 陈卓良, 郑重, 许天全. 长江三峡库区植被及环境考察报告[J].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4,2(增刊): 1-112.
|
[2] |
葛继稳, 梅伟俊, 高发祥, 张德春, 雷永松, 吴金清, 江明喜, 金义兴, 赵子恩, 黄汉东, 肖文发, 李建文. 三峡库区(湖北部分)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现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8(4): 378-385.
|
[3] |
王鹏程.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研究[D].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
|
[4] |
陆逸. 基于MODIS数据的三峡库区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5] |
曾立雄, 王鹏程,肖文发, 万睿, 黄志霖, 潘磊. 三峡库区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的估算及分布格局[J]. 生态学报, 2008, 28(8): 3808-3816.
|
[6] |
李锦业,吴炳方,周月敏, 张磊. 三峡库区植被生物量遥感估算方法研究[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6): 784-787.
|
[7] |
沈泽昊, 胡鸿兴, 徐慎东, 汪小凡, 韩庆瑜, 李道新. 湖北三峡大老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研究报告[R]. 2010年12月.
|
[8] |
沈泽昊, 张新时. 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植被的空间格局分析及其地形解释[J]. 植物学报, 2000, 42(10): 1089-1095.
|
[9] |
沈泽昊, 张新时, 金义兴. 三峡大老岭森林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分析及其地形解释[J]. 植物学报, 2000, 42(6): 620-627.
|
[10] |
沈泽昊, 金义兴, 赵子恩, 吴金清, 黄汉东. 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 18(2): 99-107.
|
[11] |
葛继稳, 王虚谷. 湖北自然保护区[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66
|
[12] |
蒋耿明. MODIS数据基础处理方法研究和软件实现[D]. 北京: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3.
|
[13] |
孙晓. 基于CASI高光谱遥感数据估测森林叶面积指数研究[D].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
[14] |
罗海江, 方修琦, 白海玲, 王文杰, 熊文成, 申文明. 基于Vegetation数据的区域生态系统质量评价之一--指标体系选择[J]. 中国环境监测, 2008, 24 (2): 45-49.
|
[15] |
罗海江, 方修琦, 白海玲, 王文杰, 熊文成, 申文明. 基于Vegetation数据的区域生态系统质量评价之二--生产能力指数评价[J]. 中国环境监测, 2008, 24 (5): 61-64.
|
[16] |
李德仁, 王长委, 胡月明, 刘曙光. 遥感技术估算森林生物量的研究进展[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631-635.
|
[17] |
娄雪婷,曾源,吴炳方. 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研究进展[J]. 国土资源遥感, 2011 (1): 1-8.
|
[18] |
周洋, 米晓飞, 叶李灶. 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算法研究[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3 (3): 71-73.
|
[19] |
Potter CS, Randerson JT, Field CB, Matson PA, Vitousek PM, Mooney HA, Klooster SA. Terrestrial ecosystem production: A process model based on global satellite and surface data[J]. Global Biogeochem Cycles, 1993, 7(4): 811-841.
|
[20] |
俞静芳, 余树全, 张超, 李土生. 应用CASA模型估算浙江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4): 473-481.
|
[21] |
朴世龙, 方精云, 郭庆华. 利用CASA模型估算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J].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25(5) 603-608.
|
[22] |
Crabtree R, Potter C, Mullen R, Sheldon J, Huang SL, Harmsen J, Rodman A, Jean C. A modeling and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framework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using NPP as an ecosystem indicator[J]. Remote Sens Environ, 2009, 113(7): 1486-1496.
|
[23] |
刘广. 京津冀地区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8.
|
[24] |
王璐珏. 河北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2.
|
[25] |
Potter CS, Klooster S, Brooks V.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terrestrial net primary production: exploration of trends and controls on regional to global scales[J]. Ecosystems, 1999, 2(1): 3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