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41卷 第1期
本文报道了采自西藏吉隆县的金丝桃属金丝桃组一中国新记录种,即罗汉松叶金丝桃(
本文观察测量了北京地区生长的大花溲疏(
湿地植物凋落物的分解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湿地植物凋落物分解动态及养分释放规律,以芦苇(
为揭示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
本文以恶性入侵植物藿香蓟(
植物和微生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驱动力。了解湿地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对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西藏高原26个湿地进行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以揭示湿地植物与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关系,明确影响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关键因子。结果显示,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相关,但驱动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异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因子而非植物。植物多样性的变异主要受土壤电导率影响,而细菌多样性的变异则与海拔、年降水量、土壤pH值以及植物功能性状(叶片总氮和总碳)相关。
谷子(
通过常规植物染色压片法对采自横断山高山冰缘带地区豆科黄耆属(
本研究以移栽到不同海拔地区的东方水韭(
为探明蓝桉(
通过箱式砂砾培养法,对阳春砂(
连翘(
为探究马尾松(
植物表面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与植物宿主、环境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花部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花部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植物宿主和传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结果;指出了尚存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路径,即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手段,进一步揭示花部微生物定殖的决定因素,并对花部微生物群落的时空分布以及时间模型进行详细阐释;最后简要讨论了花部微生物群落与寄主植物间的互利共生关系。
被子植物中,成熟花粉落在柱头上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在珠柄信号和珠孔信号的引导下,准确生长进入胚珠内的胚囊中,然后破裂释放两个精细胞完成双受精。被子植物建立了一套精细的调控机制,保证有且仅有一根花粉管进入胚囊完成双受精,从而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花粉管引导与多管入囊阻断的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花粉管导向的后续机制研究及利用其克服远缘杂交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