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41卷 第5期
通过对新疆大学植物标本馆馆藏的部分苔类植物标本进行重新整理和鉴定,发现中国新记录种1种—特氏拟大萼苔(新拟)(
大径级树木是维持森林群落结构稳定性的主体。海岛由于特殊的生物地理环境蕴育着数量可观的大径级树木。本文以上海大金山岛168株大径级树木为对象,调查了影响树木生长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根据敏感性分析筛选出12个反映海岛大径级树木健康的关键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海岛大径级树木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每株个体的健康程度。结果显示:(1)大金山岛大径级树木中,25株为古树,37株为古树后续资源。朴树(
为探讨不同退垸还湖区的环境因子对沉水植物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退垸还湖区(阳柴湖和八卦洲)内分别建立开放性围栏,选取3种不同生长型(共9种)沉水植物为实验对象,基于不同围栏、围栏内外及不同生长时间(7、30 d)的生长指标差异来评估限制不同沉水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并排序。结果显示,保留部分功能的单退垸区域风浪干扰较小,比完全去除圩垸的双退垸区域更适合沉水植物的生长。密刺苦草(
基于西藏特有种子植物名录,结合物种自然地理分布信息,对西藏特有种子植物科属种多样性组成特征、物种生活型多样性、垂直海拔分布及县域尺度分布格局、属水平植物区系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特有种热点地区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西藏特有种子植物有1 079种,隶属89科297属,特有性高,其中含20种以上的科为19个,含特有种最多的科为菊科;含10种以上的属有24个,含特有种最多的属为翠雀属(
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设置的500 m2样地中对迁地栽培植物坡垒(
为了解濒危树种闽桦(
全球变化不仅会造成环境中资源的稳态变化,还会引起资源的波动性变化。资源变化影响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但是资源的波动性变化对入侵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模式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以入侵植物小蓬草(
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DP-mannose pyrophosphorylase,GMP)是植物多糖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本文对陆地棉(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甘蓝型油菜(
茶蚜是春季茶树(
以苹果(
河口河岸带及海岸带植物易受到水淹和盐复合胁迫的影响。本研究设置水淹、盐(350 mmol/L)、水淹-盐复合胁迫(175 mmol/L)3种胁迫处理,比较水翁(
探索了用差热扫描曲线分析麻栎(
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排放、冶金工业排放、矿山开采等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重金属,导致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威胁土壤、水体环境质量和植物安全。大气中的重金属经干湿沉降后,将参与植物系统的生物化学循环。与根系相比,人们对植物叶片吸收重金属的机制知之甚少。本文对前人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整理,系统综述了植物叶片吸收、转运大气重金属的机制。植物叶面主要通过气孔和角质层吸收重金属,随后利用质外体或共质体途径转运到韧皮部,最终以与光合产物运输相同的方式向叶、果实、根等器官转运;重金属的形态变化与吸收转运过程有关;毒性机制主要涉及机械损伤、光合相关过程抑制和氧化应激;植物的解毒机制包括植物细胞壁中的滞留、植物可溶性部分中的分隔以及抗氧化系统的防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