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42卷 第6期
本文对在我国新发现的外来入侵植物地中海大麦(
为提高杜鹃(
基于弄岗15-hm2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动态监测样地2021年的野外复查数据,本研究对林分整体和优势种的随机体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从生活型和环境因子角度探讨随机体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无论是林分整体还是优势种的角尺度分布中,随机体频率均最高,在0.5以上。林分整体和优势种角尺度分布均为随机分布。乔木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灌木为聚集分布,且随机体比例均超过55%。原有植株个体数、平均胸径、平均海拔、地形湿润度指数和坡度对随机体的解释率较高。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随机体在喀斯特天然林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分布受林木生活型、生物因素以及复杂地形条件的共同影响。
台湾相思(
本研究在神农架南坡建立1 hm2的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固定样地,分析了该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垂直结构、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群落物种丰富,共调查到维管植物216种,隶属78科154属,其中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38科69属107种。区系成分中,热带分布的科、属分别占总科、属数的50.00%和40.58%;温带分布的科、属分别占总科、属数的34.21%和53.63%。常绿树种占比55.14%(59种),落叶树种占比44.86%(48种),其中常绿树种的多度、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占比分别为82.23%、64.79%和73.03%。偶见种占比33.64%(36种),稀有种占比8.41%(9种)。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各个层次物种丰富。径级结构呈倒“J”型,属于增长型群落。优势种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聚集分布。研究表明,该群落的常绿树种重要值明显高于落叶树种,属于小叶青冈(
基于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对福建平潭5个无居民海岛的种子植物进行物种组成分析与地理成分划分,并与不同地区海岛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对比,探讨了5个无居民海岛之间的物种相似性以及与岛屿空间特征参数的关系。结果显示:(1)5个海岛共有种子植物71科179属213种(含种下单位),剔除42个外来物种,共有种子植物65科145属171种,生活型以草本占比最高,其次是灌木、藤本和乔木。(2)在科、属、种水平上,区系类型主要由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组成,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比最高。(3)随着纬度的增加,植物区系具有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体现了海岛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纬向分异性。(4)属种相似性上,平潭5个无居民海岛间植物的物种相似度普遍较低。此外,岸线长度、高程和周长面积比等空间参数对海岛物种丰富度影响不显著。
凋落叶分解和养分释放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为探讨凋落物在不同林层高度下的分解动态以及养分释放差异,本研究以杉木(
水流在水生入侵植物的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凤眼蓝(
作为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家族,SQUAMOSA启动子结合蛋白(SBP/SPL)参与多种生物过程。本研究基于基因组数据鉴定了桂花(
菱属(
为分析性别及叶形对光合能力、能量分配与耗散的影响,本研究以圆柏(
以亚硒酸钠为外源硒,采用叶面和土壤施肥两种方式进行富硒栽培,研究硒对箭叶淫羊藿(
抗坏血酸(AsA)氧化是调节抗坏血酸稳态的重要生物学过程,但该过程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是否受脱落酸(ABA)调节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水稻(
水体重(类)金属污染已成为当今国内外重要的环境问题,对水生生态系统稳定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工程上控制废水中重(类)金属污染的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而且修复工程本身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导致生态系统进一步被破坏。因此,寻求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此外,重(类)金属的存在也给淡水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高效监测这些重(类)金属并对其毒性进行科学的评价,成为当今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传统上讲的水生漂浮植物浮萍(Duckweed)实际上是浮萍科浮萍属(
氮素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也是植物体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为应对土壤中氮素含量的变化,植物体需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通路来精密调控根部构型,以达到最优的氮吸收效率。本文综述了植物根部接收氮素信号的感受器及其调控根系发育的具体途径,详细阐述了氮信号通路、植物激素以及其他分子间的交互对植物根系发育的协同调控,并展望了该领域研究的应用方向,以期为今后植物根系与氮素信号互作机制的探索提供新的研究思路。